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亳州特产-【亳芍】

    信息发布者:郑富源
    2019-02-08 17:10:06   转载

    亳州自东汉以来就有中药材种植、炮制、经营的悠久历史,以全国四大药都之一而著称于世。1995年,国家领导亲笔题写了“华佗故里,药材之乡”的题词,生动地反映了亳州药材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现状。亳州地产药材丰富,品质优秀,中国《药典》上冠以“亳”字的就有亳芍、亳菊、亳桑皮、亳花粉四种。 

    白芍,来源于芍药科植物芍药及其变种毛果芍药栽培品的根。9—10月采挖3—5年生的根,除去地上茎及泥土,经过水洗,放入开水中煮5—15分钟至无硬心,取出用竹刀刮去外皮,晒干,露出白茎,故名曰“白芍”。早在魏晋时期,亳州栽培芍药就闻名于世了,据史书记载:“芍药著于三代之际,风雅所流咏也,今人贵牡丹而贱芍药,不知牡丹初无名,依芍药得名” 。这里是说芍药风糜称著的时候,“花中之王”的牡丹还是“无名之辈”,后来靠芍药才起家得名的,因此有“四月余容赛牡丹”之句。到了清末,亳州栽培白芍达到极盛。因亳州白芍质地优良,药用价值高,亳州遂成了全国闻名的白芍集散地。 
    亳芍成为全国闻名的地道药材,是因为亳州有排水良好、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壤,气候又能符合芍药生长的耐寒喜阴、忌湿畏热的要求,所以栽培历史悠久。清代诗人刘开有诗赞曰:“小黄城(晋代称亳州为小黄城)外芍药花,十里五里生朝霞。花前花后皆人家,家家种花如桑麻。若将此花作倾城,更比牡丹多风情;若得此花为良药,女儿春容免萧索”。由此可见,早在清代,亳州的白芍就很闻名,其功用显著,也显而易见。芍花又极具观赏性,春季来临,遍地芍花怒放,灿若明霞,与牡丹、桐(树)花相继开放,争奇斗妍,成为一大景观。 
    亳芍外表白色,线纹不明显,粉性重,质量好,产量大,是安徽四大名药之一,也是全国著名地道药材,不仅供应国内市场,还远销东南亚各国。其药材性状,根呈圆柱形,粗细较均匀,大多顺直,长5—20cm,直径1—2.5 cm。表面粉白色或白色,较光滑,质坚实而重,不易折断,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,角质样,木部有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味微苦而酸。药材以根部粗长匀直、皮色光洁、质坚实、断面粉白色、粉性大、无白心或裂断痕者为佳。亳芍药用,味苦酸,性微寒,归肝、脾经。化学成份主要为芍药苷,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明显的镇痛、镇静、解痉作用,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,有扩张血管,增加器官血流量,养血和营,缓急止痛,敛阴平肝重要功效,并有较强的抗菌作用。主治月经不调、经前腹痛、崩漏、自汗、盗汗、胁肋脘腹疼痛、四肢挛痛、头痛、眩晕等。 
    芍药药用简介 
    “浩态狂香昔未逢,红灯烁烁绿盘龙。觉得独对忽惊恐,身在仙宫第几重?”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赋的《咏芍药》诗。芍药为芍药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花不仅是久负盛名的主要观赏花卉之一,其块根还可以入药。 
    芍药在中药中有“白、赤”之分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白芍药益脾,能于土中泻木;赤芍药散邪,能行血中之滞。”近代以开白花者为白芍药,开红花者为赤芍药。白芍药多系家栽,赤芍药多系野生,二者为同一科属植物,其根外观亦无大区别,故六朝以前统称为芍药。现代研究表明,芍药的根含芍药甙、牡丹酚、芍药花甙、苯甲酸等成分。芍药甙具有增加冠脉流量、改善心肌血流、扩张血管、对抗急性心肌缺血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、镇静、镇痛、解痉、抗炎、抗溃疡等多种作用,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,有着较好的效果。 
    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有保护作用,可使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%。据此,现代以白芍为主治疗肝硬化等各种腹水症,具有泻下腹水、减轻疼痛、缓解症状的功效,且有祛邪而不伤正的功效。 
    赤芍药具有行瘀、止痛、凉血的功效。可用于治月经不调、闭经等症。 
    《本草纲目》中对芍药的记载 
    释名:将离、梨食、白芍、余容、延。白者名金芍药,赤者名木芍药。 
    气味: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 
    芍药生丘陵。今世多用人家种植者,乃欲其花叶肥大,必加粪壤。每岁八九月取根分削,因利以为药。 
    主治: 
    1、腹中虚痛。用白芍药三钱、炙甘草一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温服。夏月加黄芩五分,恶寒加肉桂一钱,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。 
    2、骨痛。用芍药二分、虎骨一两,炙后研细,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。每次饮酒三合,一天三次。 
    3、脚气肿痛。用芍药六两、甘草一两,共研为末,白开水送下。 
    4、消渴。用白芍药、甘草,等分为末。每用一钱,水煎服。一日服三次。有特效。 
    5、鼻血不止。用芍药研细,每服两匙,水送下。 
    6、鼻血、咯血。用白芍药一两、犀角末二钱半,共研细,新水冲服一茶匙。血止为限。 
    7、崩中下血(小腹痛)。用芍药一两(炒黄)、柏圳六两(微炒)。每服二两,加水一升,煮成六合。又方:将上方中的两味药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酒送下。 
    8、月经不停。用白芍药、香附子、熟艾叶各一钱半,水煎服。 
    9、赤白带长期不愈。用白芍药三两、干姜半两,锉碎黄,捣成末。每服二匙,空心服,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又方:芍药炒黑,研为末,酒送服。 
    10、刀伤。用白芍药一两,熬黄,研细。每服二钱,酒或米汤送下。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。 
    11、木舌肿满。用赤芍药、甘草煎水热漱。 
    12、鱼骨鲠喉。用白芍药嚼细咽汁。 
    芍药地黄汤 
    【 处 方 】芍药12克 地黄30克 丹皮9克 犀角屑3克 
    【 用 法 】上四味,切。用水1升,煮取400毫升,去渣,每次温服200毫升, 
    【 功 用 】清热解毒,凉血散瘀。 
    【 主 治 】热盛动血,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便血者;蓄血发热,漱水不欲咽,腹不满,但自觉痞满,大便黑而易解者;热扰心宫,神昏谵语,斑色紫黑,舌绛起刺者。现用于急性出血性紫癜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急性黄色肝萎缩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、尿毒症、急性白血病、斑疹伤寒、败血症、疔疮肿痛等属热入营血者。 
    【 加 减 】有热如狂者,加黄芩6克。 
    【 方 论 】方中犀角清营凉血,清热解毒为君;生地清热凉血,滋养阴液为臣;芍药和营泄热,丹皮泄血分伏热,凉血散瘀,共为佐、使。四药相合,清热之中兼以养阴,凉血之中兼以散瘀,故为治疗热入血分之要方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